
耐候鋼板加工設備
如英國CA SPOL公司的ILOFORM系列潤滑油。耐候鋼板的冷拔一般采用ILOFORMTDN87拔制油,這是一種以深度精制礦物油為基礎油,油品中有高含量的氯化添加劑以及可以進一步提高油品潤滑性能的脂肪油物質的非乳化性油品;對于高速冷軋管機軋制耐候鋼板,芯棒的內壁潤滑采用ILOFORMTDN90軋制油,這是一種濃厚膏狀極壓輥軋輾用潤滑劑,含氯化物、脂肪化合物及礦物油。
而我國冷拔耐候鋼板的歷史與冷拔潤滑劑的發明有著密切的關系。60年代初,上鋼五廠發明的耐候鋼板“牛油+石灰”潤滑劑,由于具有較好的潤滑性能和取材方便及價格低廉等優點,一直襲用至今。牛油+石灰”經過精心制作,加上合適的使用工藝,確實有著很好的潤滑性能。但是隨著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和對改善生產環境要求的日益嚴格,這種使環境惡化、鋼管表面產生壓痕等缺陷的潤滑劑,已經難以滿足高質量耐候鋼板生產的要求。由于一九七四年石油價格上漲,人們開始大力開發新油田、新氣田,并對從前那些因條件惡劣不賺錢而封閉的油井又重新進行開采。油氣田的繼續開發,只有在更惡劣條件下,更偏僻地區進行深井作業。這樣對優質石油管材的需求量就日益增加。為了滿足需求,因此制訂了提高鋼管生產和加工設備能力的計劃,目前已有很大一部分管加工設備安裝投產。
據估計,自一九八○年以來,僅美國的制造廠家就耗資20億美元用于生產石油管加工設備。本文旨在探討平頭石油管矯直、管端加工和檢驗工藝的某些發展。石油管既可用無縫管,也可用焊接管。低強度管通常經軋制后直接送到精加工區加工;而高強度管一般須在加工前進行淬火和回火。不論是焊接管、無縫管或是經過熱處國外耐候鋼板冷加工的潤滑普遍采用加有不同添加劑的氯化油作為潤滑劑。